關稅風險不斷,跨境電商如何做好掠奪行銷布局因應?

 

跨境電商近年來成為全球貿易舞台關鍵策略,對許多國家品牌來說,美國市場被視為主要戰場。但隨著美國關稅政策反覆變動,企業利潤空間存在極大風險。企業必須認清,歐美市場雖具規模優勢,但風險亦日益上升。積極開拓東南亞、歐盟與日韓等市場機會,並優化供應鏈與產品結構,才能對抗政策不確定性。

 

傳統掠奪行銷常仰賴低價補貼與高曝光策略,在關稅成本上升情況下,這種操作方式不只壓縮利潤,更可能引發消費者對品牌價值質疑。當企業無法再仰賴價格優勢搶市,如何在行銷溝通中轉化為「價值誘因」、透過策略性話術與促銷設計吸引消費者,將成為新掠奪行銷關鍵。

 

低毛利商品快銷策略雖能帶來龐大訂單,但在市場逐漸成熟、政策壓力增加情況下,只靠數量難以支撐品牌永續發展。當產品本身具備話題性與功能亮點時,針對內容布局掠奪行銷策略也將更具深度與可塑性,使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品牌在轉型過程中不再只是價格競爭受害者,而能主動掌握聲量與轉單節奏。

 

 

  • 因應關稅風險,跨境電商首先要從掠奪行銷模式進行調整。

 

因應關稅風險持續升高,跨境電商面對最大挑戰之一,即是如何對既有掠奪行銷模式進行有效調整。傳統掠奪行銷通常以「補貼」結合「爆品」為核心邏輯,藉由低價爆品吸引大量流量與訂單,並透過快速周轉維持營運動能。

 

當美國關稅成本不斷墊高,這類高度依賴低毛利模式的商品策略逐漸失去可行性,不只利潤大幅壓縮,甚至可能出貨即虧損。

 

在此市場環境下,跨境電商必須重新思考掠奪行銷價值結構,將促銷訴求從單純價格導向轉為「價值導向」。例如針對歐美市場消費者對永續與品質高度重視這一點,可強調產品製造工藝、材料安全性、綠色環保認證或限量,藉由這些資訊形塑產品的獨特價值。

 

搭配會員專屬回饋、組合購買優惠或「買一送一升級版」策略,也能創造「多買多值」促銷誘因。

 

更進一步掠奪行銷操作,則可借助GA4、Meta廣告管理員或TikTok for Business等數據工具,建立高度精準再行銷名單。企業可針對曾經瀏覽、加購或完成購買等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用戶,進行後續分眾溝通與再推播,搭配時效性素材設計,例如「剩最後庫存」、「即將停售」、「關稅再漲前最後搶購」等話術,有效提升點擊率與轉換率。

 

舉例來說,以「高關稅前最後一波出貨」為題,搭配贈送試用品組合,三日內轉換率提高約42%。這類針對政策環境快速應變行銷佈局,正是跨境電商調整掠奪行銷模式關鍵方式。

 

 

  • 針對跨境電商市場進行產品升級,也是掠奪行銷重心。

 

跨境電商企業面對美國市場關稅政策不穩此情況,若仍將主要戰略壓在低價快銷品項,風險將日益升高。與其持續承擔高進口成本與政策不確定性,不如轉向如歐盟、日韓與東南亞等更具政策穩定性與成長潛力市場,特別是在Lazada、Shopee等區域電商平台上,重新啟動掠奪行銷佈局。

 

若企業本身已在美國市場積累大量數據與行銷操作經驗,更應活用這些素材與模型,快速複製並調整應用於新市場,以降低拓展成本並提升初期轉換效率。

 

針對掠奪行銷策略,產品升級並非意味單純拉高售價,而是將焦點從「價格吸引」轉向「內容驅動」。跨境電商應擺脫過去以低價品衝量這種操作模式,改以強化產品背後技術力、功能差異化與品牌理念來創造話題聲量。

 

例如,消費性電子商品進軍法國市場時,可強調耳機具備AI降噪與環保材料包裝,並搭配短影音與科技KOL實測影片,迅速在各大數位平台獲得討論熱度,進而帶動站內搜索與轉單。

 

以內容取代補貼進行掠奪行銷,也更仰賴視覺與情境傳遞能力。例如運用開箱直播、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消費者真實使用測評或高階體驗導向方式拍攝短影音,強化消費者對高價商品信任與認知,加快從接觸到購買這一段轉換週期。

 

以筋膜按摩裝置為例,便可在東南亞市場邀請當地健身教練KOL實拍使用情境,結合「改善身體疲勞」與「科技助力日常恢復」等敘事,在Shopee建立高價品口碑基礎,打破當地用戶對平台只有低價選項此刻板印象。這類操作邏輯,正是未來跨境掠奪行銷升級關鍵。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實體店成為市場掠奪行銷趨勢,電商創業品牌又該如何布局?
  樂高老小孩掠奪行銷策略,存在什麼受眾分析重點?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