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數位行銷戰場越來越白熱化,主動爭取更多消費者注意力已經是企業關鍵掠奪行銷目標,根據統計,台灣人每日上網時間已突破7小時大關,其中約三分之一時間花費在社群媒體,此數據不只凸顯消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於數位世界,也讓品牌爭奪消費者目光的窗口變得更加狹窄。以目前主流行銷媒介短影音探討,如不能在開頭三秒吸引觀眾,將很快被滑過,無法產生有效注意力轉化與品牌記憶。
但品牌若只專注於短暫爆紅,往往無法真正累積長期效果,需透過布局大量且分散接觸點來放大掠奪行銷效應。即使透過KOL帶動短期聲量,也常因為訊息過多、持續性不足,效果稍縱即逝。
更進一步,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品牌還必須在消費者日常頻繁使用,如IG、YouTube、TikTok或LINE等平台,持續鋪設內容與廣告,才能確保品牌訊息能在消費者不經意間有效滲透,進而成功掠奪消費者注意力,轉化為最終購買行動或品牌忠誠。
- 數位行銷越來越講究速效,掠奪行銷聚焦3秒內。
今日數位行銷核心競爭策略便是搶奪消費者轉瞬即逝注意力,尤其在資訊爆發時代,人們對訊息接收容忍度大幅下降,稍不注意就會快速滑過。因此掠奪行銷策略必須強調在極短時間內強勢奪取消費者視線,而短影音、動態貼文及縮圖設計就成了品牌能否成功掠奪消費者關注重點。
許多成功案例都指出,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當代消費者對影片耐心僅有數秒,行銷若無法瞬間抓住眼球,即使製作再精美也無法有效傳遞品牌訊息。以當前主流素材短影片為例,掠奪行銷首重前三秒黃金法則,即在影片開頭放置引人入勝的「情境衝突」、「角色反差」或提出直球問題。
另一方面,掠奪行銷要成功,標題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消費者會在極短時間內決定是否點擊觀看,因此標題必須緊扣內容核心,且具備強烈「提問力」、「驚奇性」、「數字導向」或明確價值主張。
例如「99%的人都用錯洗髮精」、「喝水最佳時機,竟然不是飯後!」這種驚奇標題設計,能瞬間掠奪消費者注意力,提升內容點擊率。
為了進一步深化消費者印象,視覺元素也需講究精準品牌溝通。成功掠奪行銷作法會在影片或動態貼文首秒內,明確展現品牌色系、商標或品牌人物IP,藉由視覺掠奪達到視覺佔領效應。
例如,知名運動品牌Nike短影音中,會迅速秀出代表性「勾勾」商標及經典品牌配色,快速加深消費者的品牌聯想,這便是「掠奪行銷」極致視覺展現。
- 消費者路徑分散,放大掠奪行銷要靠廣布數位行銷節點。
數位行銷另一大挑戰便是消費者行為與使用平台高度分散,現代消費者每日在LINE、Instagram、YouTube、Facebook、TikTok、電商平台、Podcast與搜尋引擎間快速切換,每個管道停留時間短且注意力破碎,導致品牌若只經營單一平台,很難有效掌握並留住顧客。
為了達到更有效「掠奪行銷」成果,品牌必須廣布數位行銷節點,在多個消費者數位路徑上主動現身,創造「見一次不夠,要見十次」品牌曝光效應。
面對消費者路徑高度分散,品牌掠奪行銷策略必須有更精細內容規劃,實現「持續現身、不同內容,同一靈魂」目標。例如,Instagram內容可強調品牌調性與生活提案,透過精緻視覺及生活感素材,塑造鮮明品牌風格,藉此增強用戶生活連結。而TikTok則適合透過創辦人或品牌IP建立親切、有記憶點人設,並以鮮明人設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
而在YouTube平台,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品牌則能透過深度內容、情境影片或教學素材,展示品牌專業性與可信度,達成長期信任累積。美妝品牌可以製作護膚成分解析影片,透過知識分享來增強消費者對品牌信任。
LINE OA則更貼近日常互動與導購,例如提供即時福利資訊、消費提醒、限時優惠推播,藉由即時消費內容,引導消費者從關注轉為購買。
品牌在不同平台可使用不同表現方式,但每週建議設定一次跨平台主題,像是「春季養生週」、「辦公室舒壓週」或「夏日飲品節」,讓消費者在不同平台接收到一致訊息,形成強大品牌連結感。
品牌也應善用數位生活中介點進行廣告佈局,透過這些數位行銷接觸點綿密佈局,放大掠奪行銷影響力與效果。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您有行銷的需求嗎?在尋找專業的行銷公司嗎?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