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過去一直是媒體導流主要平台的臉書,所提供流量已經於最近被Google超越,產生死亡交叉,此一結果等於重新洗牌數位行銷方法。不單單是媒體,對任何從事數位行銷的企業來說,流量都可以說是成功與否關鍵。
雖然說流量成長未必訂單數也會產生等比成長,但當企業能盡可能將商品曝光給更多受眾瀏覽,也更能了解該如何修正數位行銷問題。
特別是今日企業想優化數位行銷效益,也不單單只是做好廣告投放及電商行銷規劃就好,其他諸如社群行銷、內容行銷都可能是有效協助企業放大整體行銷效益關鍵。當企業無法從過去導流主要來源臉書取得更多流量,也意味著企業能見度也將降低,除了難以觸及到陌生消費者,更可能在資訊爆炸今日,逐漸讓消費者因為減少與品牌觸及而造成黏度降低。
然而,分析Google導流成效勝過臉書,如果單從媒體平台數據來分析,真只是因為Facebook降低擴散率所導致嗎?或許,民眾越來越依賴透過搜尋引擎尋找資料,也是造成此結果重要因素。
從上述觀察來分析,可以知道一般企業想在數位行銷上脫穎而出,絕不能單單只將重心擺放於主動推播上。當受眾自主收集資訊意識越來越高,企業更該懂得迎合此行為,先行建立好相關資訊,化被動為主動觸及消費者。
- 用戶搜尋行為分為觸及前及觸及後
Google流量勝過臉書,一方面當然是因為Facebook調整過幾次演算法後,對平台曝光產生極大影響;但如果單純只將問題侷限於FB上,那麼只會跟受眾漸行漸遠。
在智慧型手機逐漸滲透民眾生活後,上網行為已經不再被局限於電腦前,搜尋成為民眾解決各種生活需求主要入口,而Google當然就是首當其衝流量管道。
單就消費行為來分析,消費者在購買行為上主要有兩大搜尋可能。首先是購買前觸及,無論是已經有購買認知還是有各類問題需要被解決,都是品牌觸及陌生消費者機會;除此之外,當消費者已經觸及品牌,也可能在購買前需要進行資料收集來放大其決策信心,又或者主動推播流程沒有立即轉換,但於後端產生消費者自主搜尋品牌行為。
從上述探討就能知道,事實上企業透過Google連結之用戶搜尋行為,能開啟多少觸及消費者機會。然而,一般品牌想要逐漸放大透過Google所能獲取流量,必須要逐漸從打深到打廣關鍵字,才有可能跟媒體一樣產生流量差異。
如果本身沒有足夠內容來打廣關鍵字,Google所能為企業帶來效益終究難以與主動推播的臉書相比。因此,一般商業品牌在數位行銷思考上,應該將Google搜尋行銷視為臉書廣告等工具後端防線,而不該妄想單靠搜尋就能獲取跟廣告一樣高營收。
- 不單單只是觸及,更該讓內容發揮傳播價值
當然,如果連同觸及成本一起加入思考,透過SEO獲取流量,不但可以完全不需要花費其他多餘成本,流量轉換率更比一般廣告推播來得有效許多。
Google搜尋流量與一般臉書廣告等推播流量相比,問題一直都是被動等待消費者造訪效率問題,更包含相當多時候消費者可能是針對需求進行搜尋,而非精準商品服務需求,針對這些受眾想要進行轉換,自然又必須兜上一大圈。
想進一步放大搜尋流量價值,最直接方式就是讓流量有進一步透過傳播放大效果。將此思考邏輯導入數位行銷流程,就不單單只是從商品服務層面切入思考,而是可以透過內容行銷概念,思考前端更廣泛想透過搜尋解決問題之受眾會存在哪些搜尋行為,事先規劃好內容加以觸及他們。
這類內容關鍵並非在於觸及量有多高,而是觸及後能產生多少傳達率,當受眾瀏覽完內容後是否能有效引導其「分享」,才是這類內容能否產生價值與否評估指標。
提高傳播率目的,無非是為了放大透過Google搜尋被動觸及受眾效率低問題,但放大觸及受眾也不能只是做到內容曝光。如何在內容頁面當中導入商品服務,整合內容進行思考,讓瀏覽完內容之受眾都能將需求轉移到商品或服務上,進而產生轉換才是此流程規劃重點。
善用Google提供流量已超過臉書此特點,進一步將被動轉為主動價值,如此才能真正擺脫將數位行銷二分法思考問題,提高行銷效益。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
您有行銷的需求嗎?在尋找專業的行銷公司嗎?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