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自2003年SARS疫情後,隨著各種工具技術發展及消費者行為改變逐漸成為極為重要一種零售模式。然而即便各種新聞話題都舉出線下零售因為電商而逐漸萎縮,事實上線上購物即便在行動購物普及後,總消費佔比依然還只能算是少數。因此新零售這個概念被提出,無論是電商品牌積極布局線下通路,線下零售通路品牌也開始思考該如何掠奪更多網路商機。
究竟什麼叫新零售,又跟過去已經談過好幾年的O2O有什麼不同?如果審視一些網路上說法,多數都是提及傳統O2O偏向於透過數位行銷工具將人流倒到線下,而新零售則是打破線上跟線下分野,將兩種零售通路模式「融合」。
「融合」一詞其實相當籠統,如果真要說新零售為何?事實上就是打破過去刻意將零售行為明顯區分這種論述方式。
零售本身就是一種交易模式,只要是透過「找出消費者」「與消費者溝通產品」「讓消費者買下產品」這些模式都可以稱為零售,因此究竟是透過電商還是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實體店面,甚至於是利用郵購、電視購物還是直銷方式進行都沒有什麼差異。
要談新零售首先就應該先將自己抽離方法論思考,而實際思考方式便是聚焦於「建立更多管道觸及消費者」及「提供消費者更好購物體驗」兩件事情上。
這也是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近幾年積極布局線下銷售點甚至大量收購大潤發股權;,還有台灣實體通路龍頭全聯開始拓展電商銷售模式相當重要主因。
電商品牌布局線下,要評估資源思考廣度。
電商雖然透過縮短供應鏈建立出低價優勢,但實際上網路購物一直都存在體驗價值低,且無法於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皆立即到貨等問題——在美國及中國等國家尤其明顯。
另外網路購物近幾年成長有限,但又越來越多新品牌進入市場,供需競爭造成流量成長不段攀升,也是純電商品牌近幾年開始布局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線下通路嘗試突破業績困境主要原因。
放眼中國阿里巴巴電商集團一連串如盒馬鮮生、天貓小店、切入大潤發甚至還準備開會員店跟好市多進行市場掠奪可以發現,大型電商企業布局線下通路也是依循通路為王定理從廣度做思考,但本身資源不足之中小企業又該如何切入新零售?
對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想要建立廣告最簡單方式當然就是借力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連鎖通路。但如果本身知名度不高或產品利潤有限,除了高抽成反而可能形成營運劣勢,也未必能真正享受到多少通路紅利。
當線上流量越來越高且觸及受眾相對受限時,垂直布局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實體通路對純電商品牌來說就是必然決策。只是比起盲目從廣度思考,純電商品牌更該發揮自身數據收集優勢來思考新零售策略。
即便初期只有單一線下通路,但只要找對通路位置並以提昇體驗價值做思考,也可能逐漸讓新零售架構完整化。
線下零售轉進電商購物,新零售重點在建立方便性。
比起電商品牌向下垂直布局線下通路會有成本考量,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傳統實體零售業者向上切入網路銷售則相對容易許多,特別是如果本身就具備實體通路廣度,更可能發揮「店倉合一」優勢,只要將物流建立好就能產生相當大掠奪優勢。
那麼對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線下通路品牌而言,新零售又應該聚焦哪些環節做思考?最主要便是提供更多購買方便性強化顧客購物體驗,同時藉由電商銷售業績放大坪效比。
由於布局電商通路無論是自建銷售管道還是借力大型電商平台,對實體通路品牌來說都相對容易,因此在新零售概念開始被重視時也有許多通路品牌開始積極布局,但似乎多數都只是叫好不叫座,與過去相比並無法突顯出明顯績效成長。
這除了跟電商銷售總量本來就不如線下銷售有密切相關外,另一個關鍵原因也是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多數線下零售品牌並沒有真正做到「整合」這個新零售關鍵要點。
傳統線下通路向上布局電商銷售管道,並非只要導入工具及使用數位行銷方法觸及消費者即可,更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將本身實體通路優勢整合以提供消費者更多購買方便性。
透過線下通路提供體驗價值,藉由電商通路補足物流劣勢,甚至於善用數位行銷工具做好會員管理及優化顧客購物方便性,唯有將這些環節都落實連結,才能真正做到新零售核心「整合」思考,讓電商銷售管道真正發揮倍增效益,而不單單只是「有」。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
(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您有行銷的需求嗎?在尋找專業的行銷公司嗎?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