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Instagram成為主流社群媒體,學會用hashtag放大曝光

Instagram成為主流社群媒體,學會用hashtag放大曝光Instagram在臉書行銷紅利消退後,逐漸成為企業社群主力重心,但事實上兩個社群平台關係並非是延續或競合,相當多抱持著要轉移風險而轉進Instagram者,或許最後成效也未必會如預期,因為並未深入了解究竟切入IG該如何善用平台上之行銷工具,例如hashtag

事實上臉書行銷紅利真消退了嗎?當然觸及率降低是事實,但也並非所有品牌粉絲專頁都被打入冷宮,依然有相當多粉絲團可以維持還不差的互動──當然藉由粉絲互動也進一步提昇觸及人數。由此可知,與其說是Facebook行銷紅利衰退,不如說是潮水退了,目前只是看到哪些人沒有穿褲子。

當進行臉書行銷時就沒有用正確社群行銷邏輯操作,甚至花錢購買假粉絲充數,那麼即便轉換到今日熱門平台Instagram,一樣不會有什麼行銷成效可以回收;甚至於,如果對於兩平台都有熟悉者,應該都會發現:Instagram其實比臉書還要難以行銷,單就該如何增加追蹤者數量,可能就已經讓相當多品牌小編傷透腦筋。

從臉書進入IG後會水土不服,無非是因為多數社群行銷人員已經太熟悉Facebook分享機制;來到無法直接分享提高觸及人數的IG,又該如何放大行銷效益?學會善用hashtag或許是另一條出路。

究竟,品牌進入Instagram進行社群行銷,該如何善用hashtag功能?社群本質就是人,那麼想善用工具,就先摸清楚社群上受眾都是如何利用這些工具?

單就台灣使用者而言,並非全部用戶都懂得用hashtag

  • 單就台灣使用者而言,並非全部用戶都懂得用hashtag

事實上,也早就有相當多行銷人員在進入Instagram開設品牌帳號進行社群行銷時,就開始透過hashtag嘗試增加品牌曝光,但未必可以獲得相對應成效,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台灣社群消費者其實還未熟悉使用hashtag

分析Instagram用戶,可以略區分為轉移用戶及原生用戶,前者大多數是同時使用facebook跟IG者,甚至於停留於臉書上時間還是高於IG;另一種則是可能初接觸社群平台就是以Instagram為主,這類多數都是年輕受眾居多。

面對兩類消費者,使用hashtag觸及方式也大不相同,如果是前者由於本身並沒有利用標籤進一步延伸追蹤貼文習慣,因此不太有機會利用hashtag擴大這類受眾觸及。與之相對如果品牌本身主力消費族群為25歲以下,甚至是鎖定國高中、大學新鮮人,那麼學會如何使用標籤跟受眾溝通就相當重要。

不同於過去Instagram標籤功能都侷限於用戶必須自行點擊延伸追蹤,今日IG已經開啟「標籤追蹤」功能;品牌想要更貼近目標受眾甚至透過貼文觸及更多潛在追蹤者,最直接方式就是好好分析目標消費族群都對哪些議題感興趣。實際操作方式,就是先鎖定幾個標籤,瀏覽有使用該hashtag之貼文底下留言互動受眾,點擊進入他們頁面後看看他們日常還習慣使用哪些標籤建置內容。

此作法其實在過去臉書行銷時代就已經有被採用來制定內容規劃策略,換到Instagram依然還是相同,都是以關注用戶為優先,差異在於工具差別。除了套用熱標籤,企業也能自己創造熱門標籤

  • 除了套用熱標籤,企業也能自己創造熱門標籤

如果行銷目的是為了擴散品牌,那麼除了學會吃熱門標籤豆腐外,企業不妨可以跟同樣具備hsahtag功能的Twitter行銷借鏡,將標籤功能導入活動當中也是一種品牌行銷操作方式。

只是通常要這麼做,多數時候企業必須要回頭從Facebook上呼籲粉絲轉戰到IG進行活動,如果這些用戶本身並非是Instagram重度受眾,事實上如此作法只是會讓品牌IG帳號成為另一個臉書,當未來潮水再退依然可能再現醜態。

企業真想透過Instagram建立另一個社群避險機制,最適當思考應該是嘗試讓自己歸零,從依附hashtag功能開始逐漸累積品牌IG追蹤者。臉書跟IG原則上已經是兩個完全不同生態的平台,企業也應該抱持獨立經營而非想著用誰幫另一個平台避險。

即便透過Instagram來舉辦活動,也應該將活動資訊停留於IG,而非還利用臉書來強化曝光,避免引入過多錯誤受眾,最後又讓另一個社群平台落入叫好不叫座問題當中。事實上,只要掌握上述幾項作法,擺脫掉「追蹤者數字」跟「按讚數」等迷思,回歸到社群及內容落實上,在今日IG紅利還存在甚至用戶越來越多情況下,逐漸增加的原生用互相可為企業帶來相當豐厚後續行銷效益,關鍵便在於是否沉得住氣!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