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流量越來越分散,電商行銷又該如何轉型發展?

 

流量曾是電商品牌關鍵戰場,但隨著市場成熟與競爭加劇,流量紅利逐漸稀釋,造成獲客成本不斷提高。根據市場數據,台灣主要電商平台成長率普遍趨緩,甚至出現衰退,消費者購物行為也呈現分流,部分回歸實體通路,追求即時體驗與互動。在此背景下,單純依賴單一平台,已難以支撐品牌長期成長與競爭優勢。

 

近期於網路上分享個人經驗引發討論的電商賣家「九五之丹闆闆」,便是突破困境鮮明例證。他在電商市場競爭白熱化時,並未陷入價格戰,而是以「電商平台」結合「官網」,兼顧平台曝光與自主品牌經營,讓官網營收佔比達三分之一,並實現高達2100元客單價。這不只證明單一流量經營已不足,電商行銷更要公私域雙向經營,才能在多元流量環境中建立持續交易動能。

 

流量分散時代,內容不能只是導購工具。內容電商行銷成功啟動關鍵,在於專業與差異化定位,透過內容塑造「角色專精」與「品質透明」形象,進一步在細分市場中擴大心佔率。內容電商行銷不只要帶來流量,更需要傳遞價值,讓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消費者在接觸品牌每一刻,都能感受到獨特性與信任感,從而轉化為忠誠度與長期支持。

 

 

  • 單一流量經營已不夠,電商行銷要公私域雙向經營。

 

今日數位消費者注意力被越來越多的內容與品牌分散,導致流量呈現破碎化;依賴單一平台或單一來源流量,已難以支撐長期成長。電商行銷必須重新審視流量架構,從更多元角度思考觸達與轉換策略,避免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被邊緣化。公域與私域並行,才能在不同接觸點與消費者維持連結。

 

公域流量方面,平台、社群廣告、聯盟行銷仍是品牌曝光重要來源,但必須更精細化。針對不同平台設計差異化優惠與內容,不只能避免與其他銷售通路衝突,也能給予消費者多元選擇。

 

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品牌可以在電商平台推出「限定組合」吸引用戶下單,同時在社群廣告中以故事化影片強化品牌印象。此外,透過AI廣告投放技術,進行精準受眾分群與動態創意生成,不只降低單次觸達成本,還能提升廣告互動率與轉換率。

 

私域流量經營重點在於把公域成交顧客,引導到可控溝通管道,例如官網、LINE官方帳號等。這不只是數據留存,更是關係經營起點。官網不應只是產品陳列與交易平台,而要成為品牌故事與價值主場,讓消費者在造訪時感受到專屬體驗。

 

例如,保健品品牌可在官網設計「健康測驗」互動功能,依結果推薦適合產品,同時透過會員專屬優惠或內容訂閱,持續強化顧客黏性。

 

當品牌能在公域持續吸引新客,同時在私域深耕關係,就能形成流量與信任閉環。平台帶來穩定且更低成本曝光,私域則承接並轉化為高客單價與高回購率。雙向經營不只讓品牌在流量分散時代依舊保有競爭力,更能長期積累可持續成長資產。

 

 

  • 內容電商行銷不只要帶來流量,更需要傳遞價值。

 

流量日益分散,如何有效引導消費者注意力,成為電商行銷必須正視課題。單純依靠廣告曝光已不足以建立深度連結,「內容」成為驅動流量重要引擎。

 

透過 TikTok、IG Reels、YouTube Shorts,品牌可以透過互動型內容,讓消費者從「認識你」進而「信任你」。這些內容不只展示產品,更應融入真實情境,例如將保健品植入日常健康管理故事,讓觀眾在情感與需求都產生共鳴。

 

但內容應用於電商行銷不該只停留在促購,更該傳遞品牌價值與差異化定位。特別是高客單價或高專業度品類,建立專業價值差異,不只能建立形象,也能拉開與競品間距離。

 

實際操作上,品牌應將內容與消費者體驗串連,將購物流程、開箱體驗、售後服務等環節設計成可被分享故事。化妝品品牌可在包裝附上互動式卡片,引導顧客拍攝開箱影片並分享至社群,透過用戶生成內容擴散品牌影響力。這不只能延長流量效益,更讓顧客自願成為口碑傳播者,強化品牌影響力。

 

透過內容持續強化品牌識別、專業背書與品質透明度,能讓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消費者在眾多選擇中記得「為什麼要找你買」。甚至藉由導入角色IP連結專業形象,建立出高度信任與黏性,讓流量不只轉換為銷售,更成為品牌長期競爭優勢。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