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違法販售藥物起爭議,醫療行銷如何借力使力?

 

電商蓬勃發展,讓民眾日常消費變得更便利,但也伴隨風險,如近期就有電商平台被查獲有賣家疑似違法販售未經核准的「異位性皮膚炎JAK抑制劑」,此事件透過媒體報導後,立即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並使食藥署祭出高額罰則與刑責警示。

 

這類事件凸顯網購藥物安全問題及嚴重性,更顯示消費者在健康產品選擇上可能存在盲點與誤區;但另一方面,也為合法醫療品牌及機構提供許多醫療行銷機會,思考如何藉由這次電商違法販售藥物爭議事件,強調專業性與可信賴度。

 

消費者經歷這次事件後,勢必更為謹慎選擇與健康相關之產品及資訊來源。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醫療品牌透過主動提供專業觀點與正確用藥知識,能在此突發且特殊社會氛圍中脫穎而出,進而贏得消費者信任與認同,並有機會將自身定位為可靠健康專家,建立長期品牌價值。

 

此外,當消費者對電商平台或是網路購物、資訊產生信任衝擊後,如何引導他們在網路上進行安全又符合規範的健康產品購買,也成為醫療行銷可切入主軸。醫療品牌不只能藉由專業教育內容吸引消費者,也可透過與實體醫療通路聯動,推薦安全且合法替代產品,提供清晰選購建議,進一步深化消費者對品牌信賴與黏著度。

 

 

  • 借力電商藥物販售爭議,醫療行銷可建立專業信任感。

 

當「電商平台違規販藥」新聞曝光後,消費者對網路所販售藥品安全度產生高度警覺。當網購已成主流消費習慣,此類事件不只打擊平台公信力,也動搖民眾對整體線上健康產品信任度。

 

醫療行銷若能即時介入,提出專業、清楚教育性內容,就能在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消費者重新尋找可靠資訊來源空窗期及過程中,占據關鍵位置,為品牌打造穩固信任基礎。

 

醫療機構、藥局或保健品牌此時應主動製作內容,像是「如何辨識合法藥品」、「取得異位性皮膚炎藥物正確流程」、「電商藥品購買可能遭遇風險」等主題,透過簡明圖文、短影片、醫師直播問答或藥師專欄等方式呈現,不只傳遞知識,更展現品牌對民眾健康存在實質關心。

 

例如皮膚科診所可針對JAK抑制劑使用及購買問題製作系列影片,解說此類藥物適應症、副作用與合規取得方式,並搭配線上預約諮詢,引導病患回歸正規管道。

 

在操作語氣與行銷視角上,更須避免以「批評」立場介入,而應從陪伴與協助角度出發。例如以「民眾常問」做為切入點,設計醫師QA欄位,或邀請藥師解析包裝辨識方法,讓內容既專業又親切。

 

這類醫療行銷模式,能使消費者在迷惘中獲得方向,也提升品牌作為健康顧問,值得信賴之角色定位。當信任感建立後,未來即便不再有電商爭議事件,品牌也能持續成為消費者首選諮詢對象。

 

 

  • 借力發布醫療行銷內容外,也可延伸電商適當購物選擇。

 

醫療行銷本質,並不只是單一療程或產品曝光,而是透過傳遞正確健康觀念,引導民眾做出更安全、合規選擇。當電商平台販售未經核准藥物引發爭議,並成為社會焦點,便是醫療品牌發揮內容影響力極為關鍵時機。

 

透過製作兼具教育與專業性的內容,如「新聞事件解析」影片、圖文懶人包、Podcast訪談或社群貼文,能讓品牌在議題熱潮中提升自然曝光,擴大影響力。例如,皮膚科診所能以近期新聞為題,推出「你知道這些管道購買藥物其實有問題嗎?」短影片,就可能引發高度互動與轉發,順勢建立品牌專業立場。

 

內容策略方面,醫療行銷必須避免落入「治療保證」法律風險中,而應聚焦於「生活改善」與「環境優化」敘事。針對異位性皮膚炎這類疾病受眾,可操作內容包括「低敏日常怎麼做?」、「不靠藥也能提升肌膚舒適度?」等主題,引導消費者理解疾病管理細節。

 

產品設計上則可強調「無類固醇」、「醫師共研配方」、「敏弱肌適用」等客觀敘述,而非療效承諾。例如針對標榜皮膚修護的保濕乳,可於社群同步發布醫師短片講解屏障概念與使用時機,合法更具有說服力。

 

透過此策略延伸,醫療行銷不只在議題熱點可發聲,也可引導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消費者進行更合適健康選擇。透過「健康認知」與「購買行為」雙軌介入,品牌不只能與消費者保持接觸,更能影響消費決策。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推薦]面對網路謠言及KOL言論,診所該如何用數位行銷回應?
  醫療行銷該如何規劃行銷文案,避免過度情勒及恐嚇?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