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行銷無法「行動呼籲」,又該如何放大數位廣告效果?

 

眼科行銷雖然目前都會以投放數位廣告來增加近視雷射等自費療程轉換率及病患數量,但是即使是自費療程依然存在相當多醫療廣告限制,像是最多病患案例、多高消費者滿意度這類誇大字眼都是醫療廣告禁止刊登字眼,特別是如果是投放關鍵字廣告這類搜尋型數位廣告,更可能隨時都會被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相關單位盯上。

 

即使執刀醫師或是眼科診所本身是全台第一個開始進行近視雷射手術,或是首先引進某項技術、設備的診所,類似像「首創」「第一」「權威醫師」這類字眼也都是必須要避開之數位廣告呈現方式。更別說像是「過程無痛」「恢復期短暫」這類常見於新式近視雷射手術為了安撫受眾焦慮常見字眼,其實也都是不適當眼科行銷方式。

 

基本上單就上述這些限制,就已經讓眼科行銷窒礙難行,因為撇除掉這些廣告用語,也就只能中規中矩介紹療程、說明醫師學經歷,造成觸及時間比起線下廣告還要來得短暫的數位廣告在溝通推廣上存在更多障礙。

 

更別談數位廣告相當常見的行動呼籲(Call To Action,CTA)雖然在沒有加入優惠等誘因情況下就不算誘導病患接受療程,但從多數經驗老到的網紅在推廣療程服務時,多半都是從自身體驗角度談感想,並不會鼓勵大家如果想解決近視問題都要找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某醫院或某醫生就能知道這也是個盡量要避免地雷。

 

當所有數位廣告慣用導購及行動呼籲手段都無法用,眼科行銷人員又該如何確保數位廣告成效?事實上,面對高單價自費療程,本來就不應該使用這些速效方式來做廣告推廣。

 

 

  • 數位廣告比起用療程優勢導購,更該用服務說服受眾。

 

在針對近視雷射這類療程服務進行推廣時,多數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眼科行銷人員在數位廣告設計上可能都是以強調療程優勢為主,又或者表現透過近視雷射可以幫助病患從此拋掉眼鏡。

 

這種數位廣告溝通方式,確實對於還不懂近視雷射為何,又或者自己為何需要進行近視雷射有相當大效果,但近視雷射發展其實也已經相當長一段時間;病患也相當明白自己有近視問題,而不像白內障或青光眼等眼疾,病患可能並不懂得目前生活遭遇問題跟這些疾病可能產生連結。

 

但是當眼科行銷最主要是為了透過數位廣告增加更多近視雷射這類療程服務諮詢量甚至是直接轉換時,目標受眾或許最需要知道內容並非是他們為什麼需要進行近視雷射,甚至是療程能為他們解決哪些問題?他們想要消除的更可能是對於手術過程可能會產生之焦慮感。

 

比起不斷說自己療程多麼先進這類產品面闡述,眼科行銷人員更該懂得從服務面來做推廣,例如進行手術前需要進行多少深入檢查、又有哪些諮詢步驟,手術環境、醫護人員服裝,其中也包含術後關懷及檢查等,都是對已經了解近視雷射療程,但還存在疑慮之病患來說更有幫助的數位廣告溝通方式。

 

 

  • 眼科行銷應該思考如何建立品牌IP放大數位廣告效益。

 

眼科行銷想要避開爭議並發揮數位廣告效益另一個更有效方式,便是要嘗試針對醫師品牌或診所品牌建立IP,並透過持續廣告推播將療程服務與品牌IP進行深度連結,讓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民眾未來一想到療程就會直接聯想到診所或是醫師品牌。

 

從傳統傳播角度,要打造出品牌IP需要投入不少成本,基本就要有大量廣告曝光才有可能達成。但在數位行銷時代,眼科行銷人員只要能夠掌握受眾出沒位置就可以透過持續發布專業內容逐漸將醫師個人品牌或診所品牌連結。

 

其中又以建立醫師品牌對於眼科行銷幫助最大,因為醫療廣告相關法規是允許以醫師學經歷做為廣告手段,而數位廣告又有一大特性便是當用戶真正對廣告感興趣,下一步就可能會開始搜尋或是瀏覽相關資訊,這時平時建立的那些專業內容就能派上用場。

 

雖然網紅行銷、投放數位廣告這類眼科行銷目前主流作法可以帶來相當大瞬間流量及關注,但這些終究都是外部資源,特別是當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時,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診所本身優勢就無法體現。

 

並非這些行銷手段都不適合眼科行銷進行,而是診所行銷人員應該思考在投入數位廣告預算同時,能否進一步建立出醫師或診所品牌IP,這才是真正能內化的眼科行銷價值。

 

好視力與你分享更多視力資訊!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推薦]牙醫診所行銷從數位行銷流程優化,強化病患預約引導。
  [推薦]診所想靠數位行銷吸引年輕人,別落入診所品牌定位盲點。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