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品牌經營為缺工解方,又該如何透過數位行銷放大?

 

餐飲業面對缺工潮,雇主品牌經營不只是解方,更是數位行銷時代展示企業核心價值關鍵手段。隨著少子高齡社會到來,加上年輕人職涯需求轉變,企業需要提供超越薪資的吸引力,激發求職者共鳴才能擺脫招人困境。許多如詹記、好初早餐等餐飲品牌,都透過內部活動與價值觀傳遞,不只凝聚團隊向心力,還能吸引更多認同品牌理念的人才。

 

只是,如何將核心吸引力進一步放大?數位行銷正是最佳工具。

 

透過企業官網、社群媒體、甚至短影片平台,品牌能以多層次方式觸及受眾,將真實企業文化與工作環境展現在求職者眼前。例如,在Instagram上分享內部活動,或在TikTok展示團隊合作短影片,如此不只提升品牌親和力,也讓潛在人才感受到真實職場氣氛。

 

這類方式特別能打動Z世代,這族群對數位內容高度敏感,並追求品牌與自身價值觀契合。善用數位行銷工具,不只能讓品牌發聲,更可與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求職者建立深層互動。

 

將員工視為雇主品牌大使,更能進一步放大數位行銷影響力。員工真實分享往往比官方宣傳更具說服力。員工透過社群展現日常,分享個人成長故事,能夠讓潛在求職者引發更多共鳴。企業還可以設計內部激勵計劃,鼓勵員工成為品牌故事最佳代言人,透過真實經驗與數位行銷受眾建立直接對話。

 

雇主品牌經營若能與數位行銷深度結合,不僅能解決人才招募困境,更能讓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吸引人才磁石。

 

 

  • 於官方各數位行銷、善用多元媒體,做好雇主品牌經營。

 

經營雇主品牌首要步驟是做好平台規劃,選擇合適數位行銷管道,企業可以在LinkedIn、Instagram和Facebook等平台建立專業雇主品牌形象。

 

這些平台不只能展示企業專業性,也能透過互動內容增加求職者對品牌認知。例如,LinkedIn可用來發布職缺與專業文章,展現企業產業專長;Instagram則可分享公司日常、員工故事和活動照片,透過視覺內容拉近與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潛在求職者間距離;Facebook則適合用來建立社群,讓求職者感受到品牌親和力。

 

內容深度與真實性,是雇主品牌經營不可忽視重點。數位行銷方面,企業可朝向展示企業文化、願景與使命等方向,透過文字與多媒體並用,展現內部真實氛圍。

 

例如透過員工親述影片,分享他們如何在公司找到成就感與自我成長,如此可有效吸引相同價值觀求職者。展示teambuilding活動、公司聚會等團隊日常,不只能呈現工作活力,也能強化品牌人格化特質。

 

在發布職缺時,內容專業度和吸引力同樣不可忽視。企業需要提供清晰職務內容說明,並突顯發展空間與福利。例如強調完整培訓計劃與升遷機會,讓求職者了解未來可能性。

 

將這些內容利用社群廣告精準投放,也能提升職缺曝光率,進一步吸引符合條件人才。善用數位行銷,不只能讓雇主品牌發聲,更能將品牌文化與價值傳遞給潛在求職者,創造互動與吸引力。

 

 

  • 將員工也視為雇主品牌大使,更能與數位行銷受眾溝通。

 

員工是企業文化最直接體現,其真實分享比任何公關報導、廣告都更能打動人心。企業可以鼓勵員工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工作經歷,並搭配品牌或獨特標籤(hashtag),這種真實且個人化內容能與數位行銷受眾產生更深連結。

 

例如,一位員工分享如何透過公司內部培訓提升技能,並獲得升遷機會,能讓潛在求職者更直觀感受到品牌對員工成長重視。推動內部員工推薦計劃不僅能吸引更多優質人才,也能激發員工對企業認同感與參與感,形成雙贏局面。

 

針對建立雇主品牌方面,也可採用更多創新數位行銷工具,Podcast 便是值得嘗試媒體形式。企業可以邀請管理層或員工分享職場經驗與對企業文化感受。

 

例如,透過Podcast討論團隊合作與創新挑戰,不只能強化品牌可信度,也能吸引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對行業有興趣求職者收聽並認知到品牌。直播則是另一種高效互動工具,透過舉辦專屬線上招募活動,由員工現場分享工作日常並回答求職者問題,可拉近雙方距離。

 

數位行銷工具助力下,員工不只是雇主品牌承載者,更是與受眾溝通關鍵橋樑。無論是社群分享、Podcast 還是直播,這些媒體形式都能讓品牌形象更具真實性與吸引力,進一步促進求職者對品牌之信任與認同。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
(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缺工潮影響電商核心物流環節,是否將對市場造成傷害?
  [推薦]體驗行銷執行思考:學會從消費者體驗,塑造情境。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