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醫療行銷也可以切入三倍券商機,又該如何降低抗性?

 

三倍券從推出前到七月中正式推出都充滿了話題,相當多新聞媒體及網路討論區都在討論該如何使用?這一波振興熱潮,也延燒到醫療行銷上,從門診掛號、施打疫苗、醫美費用一般療程服務外,甚至連自費健康檢查、住院病房費用及手術醫療器材費用都可以使用三倍券

 

甚至於相關規定當中也包含規範未提到「醫療相關費用」都可以導入,等同於整體醫療行銷都可以加入三倍券做行銷推廣。

 

然而不同於一般消費行為,醫療行銷所聚焦產品服務類別,除了健康檢查、醫美療程外,多數療程服務類別其實都屬於「目標型消費」或「需求型消費」。

 

甚至於不同於一般消費品,只要找對行銷訴求方向就可能為受眾建立需求,當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消費者就是沒有療程服務需要,即使廣告打得再廣,都無法產生明顯成效。特別是肺炎疫情期間,醫療院所更是民眾能避就避的場域,即使有三倍券議題加持,醫療行銷也困難重重。

 

雖然三倍券商機也已經差不多結束,但是面對這個本身就屬於產業特性的行銷障礙,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醫療行銷人員究竟該如何因應,才能在未來還有類似行銷議題出現時可以有效切入並第一時間獲取最大化效益?

 

除了找對療程服務類別來聚焦進行醫療行銷外,嘗試捕捉民眾面對三倍券這類政府方案所建立之「獲得感」當作行銷切入重點,更可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對預防型療程可以透過三倍券,建立醫療行銷推力。

 

即便所有療程服務類別都可以使用三倍券支付,但如果沒有找對推廣方向也也只是平白無故浪費醫療行銷預算。

 

並非所又療程服務都無法透過醫療行銷訴求為消費者建立購買誘因,像是身體健檢、疫苗施打、醫美療程或者是牙醫提供的一些洗牙等服務,本身未必一定跟「身體不適」有直接連結,而是可以跟受眾訴求「做這些事可以避免身體不適」類別,就可能以主動推播形式推廣,也能收穫相當醫療行銷效果。

 

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超過半年時間民眾每天打開電視甚至是登入社群網站,都不斷看到疫情在國內外又發展到什麼程度,對於健康關注度比起往常都要高上許多,這時對「預防型醫療」關注度絕對會相當高。

 

醫療行銷是透過數位廣告方式進行時,就要懂得用鮮明符號吸引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受眾注意,「三倍券」就是一種高熱度議題符號,透過導入符號規劃廣告內容,就能讓受眾在看到推廣內容第一時間被吸引,進而提高醫療行銷內容溝通效益。

 

只是即便醫療行銷本身建立在診所推基礎上,在行銷內容規劃上因為是預防或是健檢類別療程服務,還是要避免太過於深度涉及療效,避免引發爭議或是造成受眾反感,導致還沒收穫三倍券商機就反而引發品牌危機。

 

 

三倍券所建立「獲得感」可為消費者建立額外誘因。

 

除了上述提到一些健康檢查等預防型療程服務外,部份療程服務可能還有一些本來就是醫療行銷重點項目之自費療程。

 

如牙科、眼科常見這類自費療程可能民眾平時就有接受治療的想法,但是因為費用過高而猶豫;這時三倍券就能透過「獲得感」建立,提高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民眾決策推力。

 

根據統計,這一波三倍券商機許多民眾都是將振興券拿去購買高單價家電,最主要原因便是一口氣獲得兩千元,會讓民眾降低對於萬元以上消費之猶豫感。

 

如果是類似醫美診所或是有提供一些醫美療程之皮膚科診所,因為療程本身受法規管轄度較低,還可以搭上三倍券議題熱潮,跟一些通路品牌一樣也推出「加碼方案」來為潛在陌生受眾提供誘因,讓更多人體驗診所療程服務。

 

雖然三倍券商機可能已經所剩不多,但關鍵並非是有沒有政府出來「振興經濟」,而是如果未來還有類似能夠讓民眾有「獲得感」之議題出現時,醫療行銷人員是否都懂得如何使其成為行銷助力,並進一步為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民眾建立推力,放大行銷溝通效益?

 

除了三倍券這類獨特議題外,事實上我們生活當中還存在如發票、彩券這類可能為民眾建立激勵誘因之議題,這些其實都可以成為醫療行銷人員借勢,並導入相同概念規劃行銷內容。找對療程標的、用正確方式包裝,即使不談療效也可能產出行銷效果。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
(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網紅也進軍保健市場,醫療診所又能如何推動掠奪行銷?
  [推薦]網紅牙醫利用人氣開團購,牙醫師品牌還有什麼發展方向?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