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雖然在台灣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應用案例比較少,但卻是B2B領域相當重要社群行銷平台,除了B2B所熟悉公司對公司資訊交流外,既然是社群行銷平台,那麼「人」當然還是平台主要重點。
就如同Facebook提供人與人、品牌與人之間連結,並延伸出後續透過社群行銷強化之各種商業行為;LinkedIn透過平台除提供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各領域專業人士相互交流機會,後續也延伸出人與人、企業與企業各種商業媒合機會。
多數時候談到LinkedIn,大家普遍都會將其聚焦於個人品牌曝光,用來提昇個人職場競爭力。即使LinkedIn也提供企業組織社群行銷機會,但就如同該平台本身就像B2B商貿網一般,一般面向大眾行銷機會點比較難以探查,又或者只能利用企業內部「人物」來進行資訊推廣。
LinkedIn在台灣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相當少人討論,最主要原因也是因為缺少B2C這類面向市場大眾成功案例,造成比較少能吸引企業投入進行社群行銷之亮點出現。但也並非企業就無法擺脫「專業」「履歷」及「媒合」這些平台慣例,玩出社群行銷創意。
近期就有個相當有趣案例,就是政府機關外交部透過LinkedIn開設了一個帳號戴怡宛,並將台灣近幾年發展做為其經歷呈現,同時也跟一般專業人士會於平台上進行行為相同,戴怡宛會去與各領域LinkedIn帳號結交好友,甚至對跨國非營利組織投遞履歷。
這個公部門於LinkedIn上所進行社群行銷案例,當然跟一般商業組織會存在些許差異,但卻未必不能從中找出可提供商業組織於社群上進行「品牌擬人化」可參考資訊。
談社群行銷,相當多人都說要有人味,但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讓人味真正成為社群平台助力,而不是一個品牌所設立空洞假帳號?
- 從內思考「定位」,是品牌擬人化切入社群優先思考。
品牌擬人化主要便是從品牌個性角度切入思考如何將品牌轉化為一個人,而此個性延伸邏輯就是要從品牌定位角度探查,如此才能透過社群行銷讓每一個觸及者都能透過交流,接收到品牌價值。
因此品牌個性也可以從產品面來思考,如果產品是個人,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品牌個性也可以從消費者角度來思考,因為人會喜歡親近跟自己相近的人。外交部於LinkedIn所建立社群行銷帳號「戴怡宛」就是將「台灣」這個品牌擬人化最經典案例,透過直接顯示出個人形象,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台灣究竟是一個什麼國家。
對定位之深入思考更落實於品牌命名上,戴怡宛名字羅馬拼音及發音其實就是「台灣」的台語發音,用台語呈現而非國語,更是一種面對國際品牌在地認同。
至於品牌標誌,當然就是這個擬人化角色形象來源,由10000個台灣人臉孔透過AI人工智慧拼湊出戴怡宛臉孔,這個人無非能從狹義來代表「台灣人」。
找出品牌定位作為擬人化基礎,只是能讓這個人形象更加鮮明,既然是談社群行銷自然要進一步探討如何利用平台,讓行銷效益發揮。
- 從外找出平台特性,才能真正借力平台發揮行銷效果。
透過鮮明品牌型想深入社群,最主要目的當然便是為了透過社群行銷導向最終行銷目標──對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一般企業而言自然是增加訂單取得,或者透過行銷讓更多人知道品牌存在,讓更多人知道此品牌能提供什麼價值?
在品牌推廣方面,外交部透過在LinkedIn使用一般社群常見結交好友功能外,而價值訴求方面,更發揮LinkedIn最核心「履歷功能」來導入各項台灣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發展歷程,並主動與非營利組織連結,增加品牌能見度。
從社群行為分析,當有這麼一個形象還不算差,還有完整履歷規劃的社群帳號關注並加好友,大家一定會想了解一下這個人究竟是誰?這個時候就能進行品牌溝通。
外交部這一次社群行銷操作相當值得品牌來審視自己在社群上究竟是否「有人味」這件事情,相當多品牌建立人味建立到最後就是搞了個小編名字來說一些官方語言。與之相較,戴怡宛做為一個虛擬人物,但是她卻有形象、有鮮明歷程,反觀各品牌於社群上的小編呢?
針對社群行銷及品牌擬人化,很多企業最終解方就是請客服來真人露相,這麼做當然是最適合方式,但當然也存在最終非這些員工不可營運風險。那麼何嘗不試試「品牌擬人化」,讓品牌真正成為一個能跟消費者溝通品牌的人?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您有行銷的需求嗎?在尋找專業的行銷公司嗎?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