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疫情帶動生鮮、日用品網購需求,快商務是否成為下波戰場?

 

生鮮電商在肺炎疫情爆發後出現明顯增長,除了原先就已經存在的生鮮電商平台、直播主外,全聯、7-11及全家等實體通路龍頭也紛紛進攻生鮮電商市場,甚至仰賴著高密度通路進一步整合已然成熟的碎片化外送機制,發展出「快商務」這個新型態電子商務模式。

 

快商務顧名思義便是比起傳統電商銷售模式還要來得更加快速,以台灣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市場為例,除非是雙北特定城市可能做到六小時甚至是三小時配送,否則24小時內就算「快速到貨」。而在導入機車配送及「碎片化倉儲」或「店倉合一」等模式後,快商務甚至可以做到一小時,甚至是中國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標榜的30分鐘配送。

 

生鮮電商過去執行方式多半都是「預先採買」,也就是消費者可能先針對特定商品進行採購,收到貨後再慢慢料理,或者是以「訂閱」方式固定時間收取特定數量生鮮食材,這些購買行為都與民眾日常採購生鮮食材模式不同。

 

因此,順應著民眾每天或臨時可能出現的生鮮食材採購需求,並做到即時服務的快商務就成為生鮮電商業者極為關鍵掠奪戰場。

 

快商務究竟存在多大市場機會?單就於去年推出「小時達」服務的全聯來看,單就2022年一至五月,小時達YOY成長就有50%,五月份因為爆發大型社群感染,在疫情最嚴重的台北、新北及桃園,與四月相比業績增加150-200%,其他縣市也有100%成長率。

 

為何快商務即將成為顛覆電商銷售極為關鍵商業模式、又特別適合生鮮電商進行發展?與過去新零售、OMO等電商「話題」相比,快商務是否又只是另一個噱頭?比起質疑,或許理解快商務究竟解決生鮮電商哪些問題,是所有零售業者進入電商市場必須理解關鍵趨勢。

 

 

  • 快商務崛起便是因為解決生鮮電商極為關鍵物流障礙。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帶動生鮮電商出現相當明顯市場增長,但也因為突然爆發之大量需求讓台灣冷鏈物流建設不足問題更加突顯。在大量消費需求都轉往電子商務,造成物流負荷過重而無法如期到貨甚至24小時到貨變成24天到貨,在2021年五月台灣三級警戒期間時有所聞。

 

但是不同於常溫商品,生鮮電商相當講究運送過程儲存,特別是在過去冷鏈物流需求沒有那麼高,多數物流公司在冷藏跟冷凍設備建置有限,這也造成當大量需求浮現,反而生鮮電商既有問題也會隨之放大。

 

快商務就是基於民眾對於生鮮宅配需求此基礎上,進一步解決既有生鮮電商於物流端所存在問題,讓民眾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收到商品,由於配送過程間介於30-60分鐘,因此對於配送保溫需求可能只需要保冷袋及乾冰即可解決。

 

能夠運行快商務的品牌多半也都有設置足夠多冷藏及冷凍櫃儲存商品,又或者就像全聯本身就是生鮮超市,自然可以確保生鮮食材送到消費者手中時還是新鮮狀態。

 

然而隨著美國等歐美國家在逐漸走入群體免疫後,電商市場也逐漸修正回疫情前狀態,快商務是否也只是後疫情時代曇花一現商業模式?相信這是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企業在投入前都必須思考關鍵問題。

 

 

  • 美國疫情後電商市場被修正,但快商務卻可能持續發展。

 

快商務究竟是否跟先前一連串電商趨勢一樣最終都只是「雷聲大雨聲小」,甚至是被認為只是「造名詞炒話題」?事實上觀察目前已經投入快商務的企業發展情況應該不難看出端倪。

 

以台灣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市場來說,真正受疫情影響比較大時間點主要是2021年及2022年五月,但是全聯「小時達」在2022年一月到四月期間依然有穩定年增長,這代表著快商務存在相當大市場需求。

 

快商務市場需求從Foodpanda及Uber Eats兩家美食外送平台都紛紛成立衛星倉開啟雲端超市服務就能知道民眾對於即時配送需求已不單單只限於三餐,更包含日常生活採購需求。

 

特別是生鮮電商透過快商務形式發展,最主要便是為了滿足雙薪家庭這類白天夫妻都要上班,下班後還要趕著接小孩、回家煮飯之族群,讓這群消費者可以在回家後立即就能收到食材開始料理;甚至統一還進一步整合旗下外送平台及通路密集優勢,讓消費者可以預先下訂送到鄰近超商儲存,回家再去取貨。

 

疫情嚴峻時刻,民眾會因為擔心群聚所以會選擇透過電商形式買菜,但透過實際體驗過快商務方便性後,未來也可能會以此方式更彈性化添購食材,因此快商務除了會重新顛覆既有生鮮電商模式,更可能對傳統生鮮電商起到相當大掠奪影響。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