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後疫情時代尾聲走回實體經濟,電商零售品牌又該如何轉型?

 

零售產業於疫情期間市場變化先是從實體走向電商,接著隨著疫情逐漸趨緩消費者又重新回到線下消費,而在後疫情時代尾聲當全球各個國家都逐漸鬆綁旅遊限制後,已經壓縮兩年多的觀光動能大爆發,又對整體內需零售市場造成衝擊。

 

這個已經於歐美零售市場顯現之市場現在進行式,也逐漸於台灣零售市場逐漸體現,首當其衝當然就是在2021年台灣疫情首次大爆發進入三級警戒後獲取一波成長紅利的電商零售業者。

 

事實上,電商市場表現走弱也並非只有疫情這個影音響因素,而是近幾年已經開始浮現問題,只是在後疫情時代對純電商零售業者來說可能更需要關注此問題可能帶來骨牌效應。

 

電商紅利期消失最主要還是先產生人口紅利成長停緩,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是一個相當關鍵指標。再來便是還能夠有多少「新」電商消費者這個問題。其實在台灣還是有相當多人對於網路購物存在使用障礙或是質疑,也有一些產業別要進行網購本來就比較困難。

 

如果在兩年多疫情期間,還是不會於網路上買東西的消費者,又或者在網路上還是很難推動的產業,來到後疫情時代或是疫情後應該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也就是說如果電商零售品牌於過去兩年並沒有享受到太多成長紅利,那麼思考如何轉型就是接下來極為重要工作,台灣市場比起國外相對沒那麼高強度封城階段,所以更具有指標性。

 

過去大家一直都在談傳統零售需要數位轉型,但後疫情時代或許對電商零售品牌來說也應該評估轉型方向,特別是在獲取前兩年疫情紅利後,思考該如何將資源投入,逐漸從純電商走向全通路零售布局。

 

  • 從體驗及服務差異化是電商品牌後疫情行銷轉型方向。

 

電商接下來剩下紅利就是新進消費者,也就是逐漸會開始掌握自主消費權的年輕消費族群,而企業面對這群消費者比的就是產品能否吸引他們,而當中相當重要關鍵可能就是體驗,這個體驗包含了產品體驗,以及能否提出差異化服務體驗。

 

探討近幾年零售產業變化趨勢「實體到線上,線上再到線下」主要便是探討是OMO所帶來「體驗」轉變,電商紅利期蓬勃發展時,藉由發展網路購物可以產生跨區域銷售紅利,當消費者懶得出門或不方便出門時透過網購可以更便捷購買,這也是疫情爆發時電商最主要利基點。

 

而線上再回到線下,則是透過服務來消弭電商最根本且無法解決問題:物流。電商零售除了存在運費障礙外,普遍都是採取中央物流這一個特性,也讓民眾反而需要電商時遇到物流塞車問題,必須等上一天或更多天才能收到商品,造成體驗不佳問題。

 

而後疫情時代電商品牌則要更進一步思考,透過布局線下通路又如何將體驗優化,提供不同於傳統線下零售之消費體驗。

 

 

  • 服飾做為零售轉型領頭羊,又如何整合電商及線下零售

 

服飾業算是在零售轉型走得比較前面產業別,也相當值得做為參考依據,思考服事業零售轉型模式如何轉換並套用到其他產業。

 

後疫情時代對台灣零售產業來說最大體悟應該便是原來「物流」並沒有想像那麼方便,除了重要檔期或是大量購買需求浮現時會因為塞車造成配送延誤,甚至於疫情嚴峻期間,物流業者還暫停配送某些城市。2021年端午節檔期物流業暫停配送北部就讓許多電商業者緊急調動車隊,甚至是自行開車送貨。

 

探討OMO或是全通路這個零售轉型常見模式,便是將「貨架」到「櫃台」這一段物流於網路達成,而「櫃台」到「家門口」這一段則回到實體零售模式,將選擇權及服務彈性交付到消費者手中。服飾品牌Uniqlo目前就提供消費者於網站上成交易商品可選擇到鄰近實體店取貨,最快可以兩小時取貨。

 

而目前許多服飾品牌布局全通路零售後,如何打造試衣間全新體驗則將成為服務差異化關鍵,這也是各個產業相當關鍵思考實體店發展思考。

 

Amazon Style這個亞馬遜線下服飾店案例就是一個經典OMO體驗優化案例,而APPLE Store也是相同模式,更不用提實體店體驗的翹楚IKEA。民眾為何要逛實體店?他們希望獲得的是什麼?理解這個問題,純電商品牌轉進線下店會更容易找到執行價值跟施力點,自然也能擺脫後疫情時代營運困境。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