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群眾募資平台流量效益有限,擬定好掠奪行銷策略&明確目標對象成為首要任務

 

雖然群眾募資無論在國內外都有相當多消費爭議,甚至於台灣也有許多人戲稱群眾募資是淘寶貨預購,但無論從資金應用還是產品正式上市後的行銷角度思考,群眾募資掠奪行銷而言都具有相當大幫助。

 

只是即便群眾募資在台灣有相當多成功案例出現,甚至於還有在短短兩個月募資期間就創下破億營業額驚人實例,但依然還是有相當多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企業進行群眾募資卻無法成功取得資金,又或者募資成功但是最後結算營收時才發現可能根本就賠錢收場,只能將群眾募資投入金額及賠掉的錢當做廣告費用。

 

雖然群眾募資本來於行銷流程中的定位就是一種「市場測試」,募資無法成功也可能象徵這個產品本身不具備市場價值,但這個評估方式主要是針對還無法確認市場接受度的「創新商品」;如果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企業所推出群眾募資商品是已確認市場可行性,但是最後卻無法成功取得資金又或者賠錢收場,那麼只能表示出掠奪行銷策略有相當大問題。

 

會造成掠奪行銷有這樣的現象,最主要也是因為許多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行銷人員都過於將群眾募資給「神話」,又或者因為許多話題募資專案都是相當具有品牌理念,因此可以在在募資期間取得相當大的聲量,導致行銷人員會做出錯誤決策。

 

事實上理念型群眾募資專案在台灣真正可以創下驚人成績者只是少數,多數募資平台消費者還是傾向購買「具備功能的產品」。只是真要說多數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企業在進行群眾募資時可能最常見盲點便是沒有計算好需要的成本,因此導致最終賠錢收場,甚至根本無法建立出掠奪行銷優勢。

 

 

群眾募資平台流量效益有限,要擬定好掠奪行銷策略。

 

可能有相當多行銷人員會認為群眾募資平台上面會有一群對募資商品感興趣精準受眾,事實上如果單靠平台流量想要讓專案成功達標相當困難。

 

確實有一群消費者會固定接收平台EDM或是定期上去瀏覽是否有新專案,但是這些會對群眾募資感興趣之消費者普遍也都屬於「早期使用者」,因此只會對創新或是具備優勢功能的商品感興趣。

 

如果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企業所規劃群眾募資專案所銷售商品並不具備創新價值,又或者就是一般預購型專案,那麼就要制定好完整掠奪行銷策略,才能確保募資方案可以如期成功。

 

一個群眾募資專案除了前期需要拍攝影片及製作銷售頁會產生前期成本外,募資期間更要投放廣告來導流才能提高成功機率。這就跟一般電商銷售相同,因此尋找意見領袖為產品開箱、背書建立信任狀,甚至如果產品是類似耳機或床具需要提供實際體驗才能提高消費者購買意願,那麼甚至還可能要在募資期間舉辦線下體驗會。

 

上述掠奪行銷策略都是確保群眾募資專案成功必備投入工作,也都會產生相對應成本,如果不想最後募資成功卻賠錢,就要在規劃募資定價及產品組合時,將成本精算清楚。

 

 

多數群眾募資專案無法品效合一,掠奪行銷目標要明確。

 

當然也並非所有群眾募資都是為了「賺錢」,有些時候企業上架商品到募資平台最主要目的可能是透過募資先取得產品上市前聲量,並取得一些行銷可使用顧客意見、信任狀,讓產品正式上市後具有更多掠奪行銷籌碼。

 

企業之所以要在進行群眾募資時要有相當明確目標認知,最主要便是這會決定專案整體規劃,甚至是後續掠奪行銷策略。

 

無論是創新商品群眾集資,還是目前台灣相當常見的掠奪行銷為預購型商品群眾募資,企業都必須提供一定折扣才能說服消費者願意先把錢付給品牌,卻必須等待三個月甚至半年才能收到商品。

 

這也是相當多群眾募資專案加上前期製作成本及各項推廣成本之後很難賺錢的主要原因。如果企業最終掠奪行銷目標是設定在群眾募資後上市銷售期,那麼群眾募資期間推廣投入成本就可以稍稍降低,只要能夠確保募資成功即可。

 

否則如果最終募資結束卻根本沒有剩下多少利潤,卻又在群眾募資時就讓一大群消費者用「超殺折扣」購買完商品,造成上市後掠奪行銷受眾所剩不多,那即便募資成功又創造極大聲量,也不能算取得相當成功掠奪行銷成果。

 

這事實上也多數行銷人員必須要破除之群眾募資迷思,募資只是整體掠奪行銷開端,因此必須要有更明確且完整策略規劃。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
(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電商是否已無優勢?企業應該觀察哪些數位行銷指標?
  [推薦]2020第四季才邊際解封,觀光業如何善用數位轉型避險?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