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社群行銷貼文借勢地震天災,如何拿捏尺度避免品牌危機?

社群行銷想要透過借勢創造行銷效益,如果是全台民眾都熱烈討論的話題,效果一定更加強烈;只可惜除了農曆過年、中秋節等重點節慶外,多數借勢會導入之話題多半都只能算是分眾議題,甚至可能只是讓網路群眾或是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年輕族群有感。

 

但如果有一個話題能夠讓全台都有感,也意味著這個議題可能存在相當大爭議,冒然借勢或許至少可以在互動上帶來相當大社群行銷效益,卻也可能引發品牌危機,2022年久月份上一連兩天發生的全台有感大地震就屬於這類議題。

 

特別是這次地震時間與曾經震撼全台的九二一大地震相當接近,更會挑起許多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民眾敏感神經。屏東就有參選人團隊因為將地震包裝為政局翻轉引發眾怒,最後緊急刪文道歉。

 

但是否只要不是涉及政治就比較沒風險呢?當天災本身有涉及實際災難,並且出現民眾因此傷亡時,任何社群行銷內容只要用語稍微不對都可能引發爭議,更別說如果借勢是為了要包裝產品,更可能會造上炎上事件。

 

偏偏對有些產業來說,地震卻可能存在相當大商品銷售機會,就像前一次台南311大地震發生後,就有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通路品牌借勢推出逃難包,除了沒有因此起爭議還造成相當多民眾搶購;其中也包含天災很常會讓民眾跟停電聯想在一起,因此居家電力設備可能也會出現市場需求。

 

不過針對這類天災議題,品牌在借勢行銷時需要格外注意,特別是已經出現多起災情時,品牌進行社群行銷操作時都要妥善思考才發文,畢竟社群上存在相當多「人」,難免不會有部份網友就成為星星之火,最後演變成品牌危機大火。

 

  • 全台突發事件能讓社群行銷效益最大化,即時關懷也能有創意。

 

針對突發事件最有名借勢行銷案例便是2013年美國超級盃舉辦時發生體育館大停電,當時OREO立即在Twitter上發布一則貼文寫上「停電了嗎?沒關係,你依然可以在黑暗中泡著吃。」成功創造出驚人擴散及互動率,這無非是個相當成功社群行銷貼文。

 

而OREO這一則貼文成功最主要關鍵,當然便是他們捕捉到當民眾都在看超級盃時,突然遇到停電,首先就會立即到社群媒體上面發文或是加入討論,而OREO這一則貼文就精準掌握住借勢最重要「時機」,還有社群行銷最關鍵「人潮」。

 

地震在台灣相當頻發,因此相信許多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品牌社群行銷人員都已經「準備」好貼文,只是究竟是否都是適合發布?以這次這個全台級別地震來談,最安全借勢方式大概只有「關懷類」社群行銷貼文,也就是用個圖片背景搭配一些文字來趁著地震大家一定都會滑FB這個特性衝互動率。

 

雖然沒有實質效益,但如果有長期無互動粉絲因此按了讚或留言,多少也能拉回一些雙方社群連結。但如果光是社群行銷互動還不夠,企業想透過借勢進而包裝產品或服務進去,那麼可能就要通盤思考再行動。

 

  • 借勢災難議題並非都不能包裝商品,但社群行銷貼文要有知識價值。

 

如果沒有包裝產品、服務很難跟主管交代,那比較手顯作法便是拍個空包包問大家救難包都裝些什麼,請給小編一些意見,在自行用其他帳號於底下留言置入自家商品,這是相對保險作法。

 

又或者是在餘震又發生當下,拍個行動電源或是一些救難包會出現的產品,用小編角度問:地震又發生了,該不該逃?

 

這類表現出品牌與消費者站在同一陣線共感型貼文,也能產生相當社群行銷效益,並成功透過借勢誘發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粉絲與品牌進行互動。

 

商業品牌並非不能借勢災難議題,只是如果社群行銷貼文可以加入一些知識價值,那麼會產生較高效益,這種作法相當適合食品品牌進行。

 

但如果是如前面提到類似救難用品、行動電源等商品,事實上也不需要特別借勢,只要先做好準備「跟勢」即可。

 

當有重大災難發生,某些產品熱度就是會因為媒體報導或是民眾認知提昇而產生相當大銷售機會,這時民眾也會主動尋找這些商品,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企業只需要把關鍵字廣告或是不以天災做包裝單純介紹產品的主動推播廣告預算加大,媒體為消費者建立的產品認知就可能自動產生借勢效益,放大廣告觸及消費者後轉換率,這也是一種利用社群行銷平台群眾聚集而產生行銷效益。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推薦]社群行銷善用分眾社群優化擴散力,讓消費者幫你行銷。
  [推薦]社群行銷解析:幾十萬粉絲卻只有幾十個互動,只是擴散率問題?
B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