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網站大趨勢:建置官網前,先思考好官方網站所扮演的「網路身分」。

2015_07_03_P1

正如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個人生階段當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身分,在進行網路行銷時,如果能夠利用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來包裝自己的「網路身分」,絕對更有助益。

建立「網路身分」必須有的思維是從行銷的初期就切入,進一步貫穿整個行銷流程,當然也包含了官方網站的建立。一個官網,究竟能從哪些地方來表現自己的身分?最根本的兩個方向就是:一、網站名稱;二、網址

關於這兩個身分的選擇,又該有著什麼樣的思考呢?就讓我們分別從網站名稱網址,分別來跟大家淺談。

2015_07_03_P2

  • 從退可守到進可攻,思考網站名稱

想網站的名稱,或許相當多的人會想:「這有什麼好討論的?不就是直接用品牌或公司的名稱就好了嗎?」

當然,這是最基本的作法。但如果單只是使用品牌名稱,那麼在網路行銷的攻防戰當中,你其實只進行了「防守」。除非已經是一個知名的品牌,不然試問一般消費者,直接搜尋品牌名稱的機會又有多少?建立一個官網,無非就是想讓人看到,那麼在命名網站名稱的時候,你應該思考的就是如何「進攻」,讓更多人可以有效的找到你。

2015_07_03_P3

  • 從關鍵字到口碑身分,建立進攻策略

網站名稱如何命名,最根本的其實可以從兩個方向來思考:一、品牌關鍵字;二、網路口碑行銷身分。

從品牌關鍵字來思考是最快速的作法,就搜尋引擎的思維來說,網站名稱就是評估比重相當大的地方,因此有相當多的醫美診所會將醫療服務直接列在網站名稱裡。只是這樣的作法雖然有效,卻也會讓你的網站名稱顯得冗長而累贅,反而造成觀感不佳的問題。

真正適當的作法,反倒是透過完整形象規劃,透過建立獨特網路身分,以品牌名稱+網路身分的方式,來包裝出一個具創意又能提高搜尋效益的名稱。當然,官方網站的名稱是可以隨時修改,在尚未擬定好完整的行銷策略前,用品牌名稱是最保險也是根本的作法。

2015_07_03_P4

  • 建官網,一個屬於你的網址絕對必要

網域/網址對於品牌的重要性,就如同一間房子在網路上的門牌。這也是為什麼想要做網路行銷,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網域,並且維持其在搜尋引擎的優良評比,具有絕對的重要性。

許多人為了節省初期的行銷費用,會選擇將官方的資訊平台/網站架在其他平台之下,雖然你也擁有自己的一組網址,但那實際上只是平台提供給你的子網域,當未來你要自行架站的時候,一切過去在搜尋引擎建立出的成果,都將重新計算。

同時,一組屬於自己的網址,在基本的「www.」網域之外,你還可以依據不同的行銷平台,設立不同的「blog.」、「shop.」等子網域,多方累積網域在搜尋引擎的評比分數。

2015_07_03_P5

  • 網址命名,求簡單好記有效益

網域的命名,跟網站名稱不同的地方是,簡單好記是首要的思考,是不是在搜尋引擎有所效果,反而是其次。有些人因為思考到搜尋引擎也會判讀網域,所以取了中文的網址,其實有些本末倒置。

一般來說,會需要輸入網址的情況,大多都是消費者透過實體的管道(如文宣品、名片或是現場推廣),無法直接點擊網址的時候才會自行輸入。也因此,官網的網址如果過於冗長,其實反倒會讓多數消費者對於你的網站有距離感。

思考網址,最根本的無非就是直接以品牌名稱的諧音作為命名,如果品牌名稱的拼音過於冗長,縮寫也是一種可以思考的作法;另外,以商品服務的單字結合創意,也是一種利用網址來行銷自我的方法。

網址應該怎麼取,在還沒有被別人申請的情況下,你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向來找思考方向。

  1. 除了短,更遵守全小寫無符號的規則:網址最重要的就是好記又好打,如果使用了大小寫英文交錯,又包含許多數字跟符號的組合,如此只會讓人對你的網站反感。這不是在想密碼,別為難網友。
  2. 使用單字命名,挑選簡單的單字:如果是餐廳就用food、如果是醫美診所就用beauty,使用大家都知道的單字,比彰顯自己英文程度好,還要來得重要。
  3. 別使用已經被搜尋引擎封殺的域名:這是許多人忽略的一點,有時候你想到的網域,可能是他人已經使用過,甚至已經被搜尋引擎封殺的網址,這一點一定要避開!

就如同人名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運勢,官網的名稱跟網址是不是取得好,也是網路行銷當中十分重要的正經事。當你準備建立官網,請務必從初期就認真思考,如何從官方網站的名稱,開始行銷!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推薦]架站前須知:別想你的需求,想想消費者需求!
  [推薦]架站前須知:別想你的需求,想想消費者需求!
By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