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只有品牌官網是否足夠?數位掠奪行銷也該水平布局

 

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多數企業掠奪行銷主要重心應該還是建立在訂單數量上,如果以行銷4P來做討論,想要提昇營業額,通路跟推廣策略當然就相當重要,而從數位行銷或電商銷售角度來看,企業可能就會面臨到一個問題:到底要選擇品牌官網還是上架電商平台,又或者兩者都要?

 

事實上如果真要從掠奪行銷角度來做思考,那麼直接依賴電商平台一定是最能直接享受到流量,只是這些流量到底會不會落在品牌上就是另一回事;以目前崛起最快的電商平台蝦皮來說,因為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進入平台賣家數量於近幾年成長也相當大,因此即使進入本身就具備高流量的電商平台,企業依然還是要投放平台廣告,才有辦法真正產生掠奪行銷效益。

 

從這個角度來看,似乎在電商平台開設賣場或是上架購物中心,似乎就跟官方網站沒什麼差別,畢竟都還是要支出一筆廣告費用來建立流量,這時就有許多企業會因為品牌官方網站可以獲取更完整數據及顧客資料,而崇尚要將數位掠奪行銷重點放在品牌官方網站上。

 

面對官方網站跟電商平台選擇面問題,從通路布局角度來做思考,其實不應該以那麼單純二分法座思考,因為通路布局沒有擇一選項,在掠奪行銷成本許可情況下一定是多多益善。

 

特別是通路布局應該要以360度做思考,品牌官方網站跟官方實體店可進行垂直布局,有品牌官方網站也要思考其他電商平台曝光布局,甚至是就算有品牌實體店也不代表就完全不需要上架連鎖通路,後面這兩段掠奪行銷策略都屬於通路水平布局。

 

之所以要這麼思考掠奪行銷策略,最主要原因便是有些電商平台所能帶來流量,單靠官方網站就是相當難以觸及。當然如果透過Facebook廣告這類主動積極工具還是有相當機會,但除了有些消費者對電商平台就是有購物依賴,另一個掠奪行銷思考重點更在於,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企業應該將電商平台流量視為「被動精準流量」。

 

特別是不同於目前企業多半都是用數位廣告導流官方網站掠奪行銷,即使今日電商平台都有跟FB配合協作廣告,但把流量導到電商平台還是有風險,也不是正確掠奪行銷作法。

 

官方網站之外,當企業打算布局其他電商平台通路放大掠奪行銷效益又該如何進行?首先關鍵便是不要只是上架商品,這只是進行半套掠奪行銷策略而已。

 

 

跟官方網站會用廣告導流概念相同,電商平台也需要曝光。

 

相當多人布局電商平台時都會有個盲點,就是只做半套。什麼叫做半套?就是將商品上架後就沒進行其他「平台搜尋行銷」優化。

 

如果只是在電商平台上架商品就沒其他作為,就像談Google搜尋行銷只做SEO,就只能等待效果發酵,甚至可能因為對手太強勢所以排名一直無法很提前。

 

於搜尋引擎正確掠奪行銷策略應該是進一步透過購物廣告、關鍵字廣告提高觸及消費者機率並取得訂單,相同概念於電商平台進行掠奪行銷也是如此。

 

每個電商平台——包含Amazon——其實都有販售廣告,於電商平台想進行掠奪行銷加上廣告才能真正發揮平台流量效益。與官方網站搭配主動推播廣告不同,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電商平台廣告多半都是針對主動搜尋商品之精準消費者,也因此廣告投資報酬率普遍都會比較高。

 

換個角度想,如果上架電商平台還能透過廣告取得高投資報酬率,那麼整合品牌官方網站結合廣告觸及潛在消費者,或許電商平台反而可提高整體利潤,而不是一提到電商平台都是想著「平台抽成只會吃掉利潤」,這反而會形成掠奪行銷盲點。

 

 

於電商平台進行掠奪行銷,要考量是否具備競爭優勢?

 

如果加上平台抽成後就利潤偏低,提高價格又會失去競爭力,那代表該商品並不適合上架電商平台,這是與官方網站不同的掠奪行銷面思考。這也是為何用數位廣告導流到電商平台反而有風險,因為消費者看了廣告後進入銷售頁面,卻可能會被「關聯商品」中出現的競品給搶走消費者。

 

當然,如果產品本身具有競爭優勢,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地的企業依然可以將掠奪行銷重心放在「關聯商品」上,透過他人流量來增加本身訂單量。

 

從此就可以知道,電商平台的掠奪行銷策略就跟官方網站有相當大不同,也因此並沒有只經營哪一個平台就好這種掠奪行銷思考方式,而是要想著如何更全面化獲取流量。

 

 

 

撰文者/銀河數位行銷領航員
(全篇圖文由銀河互動網路《iMarketing銀河數位行銷學》授權刊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銀河互動網路 是您最佳的選擇!

.深耕超過20年,引領台灣網路行銷市場
.成就上千件行銷成功案例,客戶橫跨各產業
.專業團隊提供全方位的協助
.豐富經驗 x 創新思維 x 獨家技術 x 專屬服務

服務項目:
口碑行銷、Google搜尋排序、網路言論監測、素人體驗、公益粉絲團合作…等等

  [推薦]當臉書行銷不再存在利多,數位行銷要懂多管道流量。
  [推薦]選品店低價競爭激烈,從利潤面來思考,商家是否具有販售「資格」?
By 0